汤汤:悬念、氛围、伏笔,文学大师怎么写故事?
文学报(微信公众号) | 汤汤  | 2025年07月30日09:42

作为一本经典的幻想文学作品,《磨坊之心》根据德国民间故事改编。一个小乞丐克拉巴特,不经意间闯进了一座神秘而古怪的磨坊,这里有独眼的师傅,有神出鬼没的伙计。当意外发生时,神秘的魔法世界向他揭开了帷幕。小乞丐经历了古怪的拜师仪式,学习了奇异的魔法密咒,还见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大人物,但各种威胁也向他袭来……克拉巴特很快地成长起来,他准备向黑暗宣战,用自己的行动证明:有信仰和爱的人是不会被打败的。

无疑,本书给很多儿童文学写作者提供了优秀的文学范本。在儿童文学作家汤汤看来,悬念设置如此山重水复,故事氛围如此神秘浓郁,伏笔铺设如此严密周到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多见,《磨坊之心》在这方面无疑是杰出的代表。

《磨坊之心》(原名:《鬼磨坊》)是一本大名鼎鼎的幻想文学,是德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奥得弗雷德·普鲁士勒的巅峰之作。这本大名鼎鼎的书我读过三遍,第一遍完全被它黑暗诡秘的故事氛围和一个接一个的悬念迷住,一本寒气逼人,迷雾重重,又让你难以放下的书。后来又一气读了两遍,最深的印象还是黑暗诡秘、悬念重重、四处伏笔、惊心动魄。它的迷人不仅来自充满悬念的故事讲述,还有通篇弥漫的一种无法改变命运,不知道光在哪里的人生悲剧感,以及“第一年,第二年,第三年”的轮回式故事结构带来的悠长隽永的味道。

《磨坊之心》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,用一句话说,就是有魔法的磨坊师傅和学徒之间的斗法故事,最早源于民间传说。普鲁士勒为什么能把它讲得这样惊心动魄,精彩迷人呢?离不开他在氛围营造、悬念设置和伏笔铺设上的超常能力。

故事分三部分,分别是第一年,第二年,第三年。

第一年十四岁的少年克拉巴特在梦中得到召唤,来到了施瓦尔茨科尔姆磨坊。梦里十一只乌鸦蹲在横杆上看着他,一个仿佛来自虚空的嘶哑的声音呼喊他的名字:“克拉巴特,到施瓦尔茨科尔姆磨坊来吧,这对你没有坏处!”这个梦克拉巴特一连做了三次。故事一开场就充满神秘和诡异的味道,氛围、悬念做得足足的,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跟着克拉巴特出发,去寻找施瓦尔茨科尔姆磨坊。

克拉巴特的磨坊生活开始了。第一夜他半夜醒来,看见阁楼里十一个幽灵一样的伙计,注意,是十一个,和他梦里乌鸦的数量一样。第二天早餐很丰富,克拉巴特吃得心满意足,他穿上前任留下来的旧衣裳,听师傅的命令干活。常常在他精疲力竭时,有个叫佟达的伙计有意无意地伸手搭在他肩膀上一下,顿时一股新的力量注入他的身体,疲惫和疼痛瞬间消失。

第二天丰盛的晚餐后,师傅派伙计们去荒野取标记,克拉巴特和佟达一组,他们在野外过夜,夜里佟达灵魂出窍不知去了哪里。午夜时克拉巴特听到远处传来姑娘们唱的歌,他被领唱的康朵尔卡的歌声迷住了。在荒野度过一夜后回到磨坊的伙计,都要被师傅抽耳光,并且发誓永远服从师傅。

磨坊不远处有一片荒滩,那是伙计们一直回避的地方。有一天,佟达送给克拉巴特一把小刀,这把刀有特殊的功能,在将面临危险的人手里,刀刃会变成黑色。克拉巴特看见刀在佟达的手里变成了烛火熏过一样的黑色。随着年关的临近,伙计们越来越烦躁易怒,佟达告诉克拉巴特他们是因为害怕才会这样,他们怕什么呢?除夕夜,阁楼外传来痛苦的嚎叫,第二天,佟达死了,他被埋在了荒滩里。

悬念越来越多了,佟达为什么会死?他预料到自己会死,为什么要等死?伙计们害怕是因为知道除夕夜一定会有一个人死掉,不知道会不会轮到自己吗?悬念叠悬念,到这里一堆悬念了,几乎还没有一个解开的。我在过去的阅读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中,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悬念,大悬念套小悬念,悬念之间又互相交织的写作手法,并不多见。作者把设置悬念的技巧,如何吊足读者胃口,可以说做到了极致。

接下来是第二年,进入故事的第二部分。磨坊里来了一个新的小伙计维特科,和克拉巴特来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,维特科睡佟达的床,穿佟达留下的旧衣裳。克拉巴特常常想念佟达,而伙计们对佟达几乎一字不提,用米切尔的话说,再怎么谈论也无法复生,只有遗忘才能活下去。克拉巴特发现,米切尔像去年佟达帮助自己一样,暗暗地帮助维特科。很多事情都和去年一样,仿佛陷入了循环的魔法,只是在这一年的除夕夜,死去的是米切尔。佟达和米切尔都死在除夕夜,到底是谁在玩这个死亡游戏,这个游戏的规则又是什么?到此为止,一个谜底都没有揭开。而书已经要接近尾声,作者还来得及揭开吗?

第三年,磨坊里又来了新的小伙计,他曾经是和克拉巴特一起乞讨的罗波施,他穿了米切尔的衣服,睡了米切尔的床。循环再次启动,磨坊里就是这样一年一年轮回的。就像佟达暗中帮助克拉巴特,米切尔暗中帮助维特科,克拉巴特也暗中帮助和照顾着罗波施。克拉巴特更加努力地学习魔法,他是学得最好的一个,他心中有了为佟达和米切尔复仇的想法……

故事最后,克拉巴特、康朵尔卡、傻子尤洛一起战胜了师傅,师傅死了,磨坊也付之一炬。故事结尾一片光明和幸福,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种种黑暗、紧张、害怕、悬疑总算找到了出口,同时会惊叹,真是一场十分难得且十分过瘾的阅读之旅呀。

悬念设置和氛围营造,是本书最大的亮点,普鲁士勒简直如鱼得水,炉火纯青。除此之外,伏笔铺设也是相当成功的。大大小小的伏笔可以说散在书中的角角落落,彼此呼应,共同营造着扑朔迷离,亦真亦幻,似是而非的气氛,同时使悬念自然生长,到最后水到渠成地揭开。有的伏笔实在很小,一不注意就忽略了,但如果你注意到,你会品尝到许多发现的惊喜,并且觉得它们一个字也不能少,少一个字,就会少了严谨,就像缝衣服那样掉针漏针留下缺憾。

比如傻子尤洛这个人物。在书的前半部分,尤洛是12个伙计中最不起眼的一个,因为傻,只能做些家务事和杂事。然而这个人物在故事结尾时突然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,成了帮助克拉巴特和师傅斗法中最重要的一笔。这时,如果你翻回前面看看,你会发现,尤洛将会成为重要人物,作者早在前面就埋下了伏笔,不是一处,而是一路。

第一处,克拉巴特同情傻子尤洛,让他离开磨坊。尤洛说,想从这里跑出去?你倒是跑跑试试呀。此处可以看出尤洛清楚地知道磨坊没有出路,至少在这一点上他头脑清楚;第二处,克拉巴特来到磨坊后不久做了一个逃亡的梦,梦中尤洛说,你一个人做不到的事,也许两个人一起就能办到,要不咱俩下次一起试试?故事最后,就是两个人一起合作斗败师傅的,梦是一个提示;第三处,傻子尤洛不小心把两桶满满的猪食泼了吕施科一身,后面我们知道是吕施科说了不利于克拉巴特的话。这是为后来尤洛的善良正直埋下伏笔……

不一一举例了,一路伏笔,一路铺垫,前有暗示,后有照应,滴水不漏。所以到故事后半部分,当尤洛用他的智慧和勇敢来帮助克拉巴特时,读者吃惊、惊喜,却完全不觉得突兀。细细回味这些伏笔,我们不由得感叹作者的心思何等精巧,逻辑何等严密啊。

此外,《磨坊之心》中还有数不清的梦境描写,一个梦境跟着一个梦境,把故事推向更神秘莫测,更诡异幽暗里。梦是暗示,是预兆,同时也是伏笔,是线索,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往前发展的力量。读《磨坊之心》,绝不能忽视这些梦。

悬念设置如此山重水复,故事氛围如此神秘浓郁,伏笔铺设如此严密周到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多见,《磨坊之心》在这方面无疑是杰出的代表。

(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、浙江省作协副主席)

精彩推荐
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
05-19
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“特斯拉速度”成为“上海速度”常态
05-18
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
05-11
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、年轻化的选择
04-20
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“预售抢购模式”及“两级火箭渠道模式”
04-20
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
04-17
热点推荐
五六天后: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“保驾护航”
06-08
谜茵焕肤精华: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
06-08
草本与咖啡的结合——品晟咖啡强势登场
06-08
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|大有机会博10%的收益,来不来?
06-08
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?
06-08
TMALL@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,用脑洞致敬生活!
06-08